导读:境外疫情反复,导致国际物流供应链不畅、运输效率降低,船舶运力、空箱供不应求。特别是4月份以来,受苏伊士运河阻塞事件、部分国家疫情暴发等突发事件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主要航线运力持续紧张,运力供需严重失衡,使得运价上涨成为全球普遍现象。
目前,周边多数国家主要航线运价已高于我国
7月2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例行发布会上针对今年上半年海运运价持续上涨、缺箱、缺舱等问题,作出回应。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班轮市场非常火爆,一舱难求、一箱难求、运价持续上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交通运输部对此的应对举措?”
孙文剑表示,经过多方努力,今年上半年各主要班轮公司投入的舱位数量在大幅增长。
其中,北美航线运力比2020年同期增长55%,欧洲航线运力增长30%。6月份,我国主要港口空集装箱短缺量为1.4%,比年初下降了12.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7.1%和22.8%。其中,出口9.85万亿元,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8.1%和23.8%。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与此同时,也推动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采取措施,确保我国海运畅通
针对当前海运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交通运输部已会同商务部等部委采取措施,确保我国海运畅通。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防疫情。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各项要求,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相关工作。
二是提效率。积极引导国际班轮公司加大中国大陆出口航线的运力和集装箱供给力度,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其中,今年上半年,北美航线运力达到688万标箱,比2020年、2019年分别增长55%和26%;欧洲航线运力达到了430万标箱,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7%。同时鼓励班轮公司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杂货船、特种船等运输集装箱,增加运力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