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站点]

国内主站当前定位:国内主站

city

热门站点热门站点

国际站点国际站点

提示:您要定位自己所在的站点

2022物流业就这么干!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来了

2022/3/24 16:14:05 来源:

分享

3月5日(星期六)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物流业最相关

热词与提及频率

3次提及&ldquo物流&rdquo

1次提及&ldquo快递&rdquo

2次提及&ldquo交通&rdquo

2次提及&ldquo运输&rdquo

1次提及&ldquo流通&rdquo

1次提及&ldquo配送&rdquo

1次提及&ldquo海外仓&rdquo

2次提及&ldquo电商&rdquo

1次提及&ldquo国际物流&rdquo

1次提及&ldquo跨境电商&rdquo

1次提及&ldquo公路&rdquo

1次提及&ldquo口岸&rdquo

1次提及&ldquo海运&rdquo

1次提及&ldquo航空&rdquo

1次提及&ldquo线上线下&rdquo

1次提及&ldquo通关便利化&rdquo

3次提及&ldquo产业链供应链&rdquo

5次提及&ldquo绿色&rdquo

3次提及&ldquo低碳&rdquo

3次提及&ldquo碳达峰&rdquo

1次提及&ldquo碳中和&rdquo

5次提及&ldquo基础设施&rdquo

7次提及&ldquo减税&rdquo

4次提及&ldquo降费&rdquo

3次提及&ldquo数字化&rdquo

1次提及&ldquo智能化&rdquo

5次提及&ldquo协同&rdquo

11次提及&ldquo高质量&rdquo

10次提及&ldquo制造业&rdquo

3次提及&ldquo融合&rdquo

5次提及&ldquo实体经济&rdquo

4次提及&ldquo服务业&rdquo

2次提及&ldquo供给侧&rdquo

2次提及&ldquo结构性&rdquo

12次提及&ldquo数字&rdquo

3次提及&ldquo乡村振兴&rdquo

3次提及&ldquo一带一路&rdquo

1次提及&ldquo长江经济带&rdquo

1次提及&ldquo京津冀&rdquo

1次提及&ldquo粤港澳大湾区&rdquo

2次提及&ldquo海南自由贸易港&rdquo

1次提及&ldquo自贸试验区&rdquo

5次提及&ldquo城镇化&rdquo

2021年,政府为物流业大环境发展做了哪些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ldquo十四五&rdquo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mdash&mdash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mdash&mdash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mdash&mdash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mdash&mdash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ldquo放管服&rdquo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高质量共建&ldquo一带一路&rdquo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mdash&mdash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mdash&mdash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

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加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ldquo放水养鱼&rdquo、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

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深化共建&ldquo一带一路&rdquo务实合作。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

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

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2022年,与物流人最相关的

国家经济战略重点有哪些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ldquo资金跟着项目走&rdquo,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高质量共建&ldquo一带一路&rdquo。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ldquo双控&rdquo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ldquo双控&rdquo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

加快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

当下,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尽管如此,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中国政府网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 ,不代表金蚁网的观点和立场。

全部评论

回复 · {{item_child.Wt_Time}}

查看全部{{item.Wd_NewsEvaluationList_S.length}}条回复 >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