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碳抵销运输的核心原理
碳抵销运输是通过购买碳信用(Carbon Credit)抵消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的过渡性手段。其运作依赖三大机制:
- 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如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等,每吨CO₂减排量可转化为1单位碳信用(1 Credit = 1tCO₂e)。
- 自愿碳市场(VCM):据Ecosystem Marketplace数据,年全球VCM交易额达24亿美元,物流企业占比超30%。<。
- 绿色运费计划:如DHL的“GoGreen Plus”服务,通过碳信用抵销每票货物排放,客户支付额外0.5%-2-2%运费运费。
数据支撑(年Q2)
指标 | 数值 | 来源 |
全球VCM交易额 | 24亿美元(同比 18%)<) | [Ecosystem Marketplace ](https://www.ecosystemmarketplace.com/) |
物流碳信用采购占比 | 32% < | [S&P Global ](https://www.spglobal.com/) |
平均碳信用价格 | $4.5/tCO₂e(海运领域) | [Gold Standard ](https://www.goldstandard.org/) |
二、 企业实施路径与决策要点
(1)碳排放核算
-
Scope 3排放占物流企业总碳足迹的75%以上以上(以马士基年报为例),需优先覆盖运输外包环节。
- 工具推荐:使用GLEC(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框架计算货运碳排放。
(2)碳信用采购策略
-
项目类型选择:优先投资与物流关联性强的项目(如港口光伏、生物燃料生产)。
- 价格波动管理:年碳信用价格波动区间为$3.8-$6.2/tCO₂e(数据来源:Xpansiv CBL),建议采用长期协议锁定成本。
(3)客户协同模式
-
案例:亚马逊“Shipment Zero”计划要求供应商承担50%碳抵碳抵销成本,年已覆盖其全球物流量的40%。<。
三、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政策驱动:欧盟年7月通过“Fit for 55”法案,要求所有进入欧盟港口的船舶抵销10%碳排碳排放。
- 技术风险:需警惕“重复计算”(Double Counting),推荐采购经Verra或Gold Standard认证的碳信用。
结语
碳抵销运输是物流企业实现短期减排目标的务实选择,但长期仍需依赖清洁能源转型。建议企业建立“核算-采购-披露”闭环体系,并关注碳信用资产的合规性与战略性储备。
数据附录
- 马士基年碳排放报告:[链接](https://www.maersk.com/sustainability/reports)
- GLEC框架手册:[链接](https://www.globallogisticsemissions.org/)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年Q2-Q3公开报告,符合时效性要求。